一、概述
为推动赣南客家文化发展,发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优势,满足赣南客家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对于科技和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赣南在区域文化、科技、产业、资金和需求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形成产学研合作共赢的机制,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经向赣南客家数字化研究院申请,在得到江西理工大学批复下及校科技处备案支持下,于2017年5月成立了“赣南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院分院”。
图1 赣南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院分院成立仪式 赖文清摄
分院立足于赣南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旨在促进赣南客家文化的数字化发展和技术升级,具备独立在应科院对赣南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课题项目招标以及向总院报送基地项目的校级科研平台。分院设立学术指导委员会,对分院相关项目的立项、结题、评审等进行指导。委员会人数为7名,由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等专家共同组成。分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客家文化数字化资源库平台建设;客家文化数字化采集;客家文化数字化虚拟仿真;
截至到2019年12月,分院科研人员申报关于赣南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相关课题共计国家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8项,已立项4项;校级11项,已立项6项;赣南客家文化学术讲坛6人次;发表论文及作品10余篇;成果被6家县市级政府单位采用等。
分院的科研学术团队人员师资具备高素质、高学历、高能力的特征,即平均年龄36岁且讲师及以上职称,师资人员均有在国内一线文化传媒公司核心项目开发和制作的经历。
参与科研的本科生每年4-8人,参与的研究项目2-3项。项目涵盖客家文化漫画图书出版、客家文化H5设计、客家文化VR多媒体交互设计等多个方向。
二、特色做法
2.1客家文化+科研
成立了科研团队.根据自身研究方向以及研究能力,通过招募和物色人选的方式,筛选了5名教师组成了科研团队。并吸纳了校内外理工类和文管类学术7名专家进行学术指导。每年通过课题招标的方式向应科院教师立项3-5项校级课题;不定期举行科研沙龙探讨研究内容,交流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科研心得体会,共同提高科研能力,形成良好科研氛围。2019年成绩喜人:共立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项;江西省级教育规划课题重点1项;江西理工大学校级课题3项;赖文清教师申报的“客家文化资源在江西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分析研究”被立项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
2.1.2、择优选择本科生加入科研项目。
2.2客家文化+创新创业
“数字化”是以研究院的具体项目为技术手段,以客家文化资源为研究内容,做到“研究即有用,研究则能用”的研究效果。研究院紧紧围绕在大数据及数字化背景,与设计学专业创新创业相结合,通过课程内实践、毕业设计创作、专业实训、专业选修课程等教学环节引入双创,做原创,做特色,并在实践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2019年结项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赣南地区传统客家女红文化的现代衍生品设计与创作”:
(2)2019年5月与寻乌县毛泽东纪念馆签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平台:
图2 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协议书
(3)客家文化对外培训和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以“客家文化”资源为研究内容,“数字化”是以研究院的具体项目为技术手段,做到“研究即有用,研究则能用”的研究效果。研究院紧紧围绕在大数据及数字化背景,将专业优势结合客家文化于服务地方相结合,通过课程培训、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输出客家文化,输出优秀地方IP和创新人才。做原创,做特色,并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开展客家女红创新设计专题培训。
图3 2018年9月我院高健婕副教授对赣县区妇联开展客家女红制作培训 赖文清摄
(2)建立赣南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院实践基地、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图4 2018年6月我院副院长陈奕强与安远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进行签约仪式 赖文清摄
图5 2019年1月我院党委书记程喜中与龙南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进行授牌仪式 赖文清摄
图6 2019年3月我院党委书记程喜中与全南县全南县旅游发展委进行授牌仪式 赖文清摄
图7 2019年5月我院副院长张耀平与赣县区妇联进行授牌仪式 赖文清摄
实践基地的建立不仅将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院的科研进行了落地,更把培养具备创新设计思维的专业学生有了更多实践的平台,也把高校服务地方的宗旨落实到具体。
2.3客家文化+大赛
以“客家文化”资源为研究内容,“数字化”是以研究院的具体项目为技术手段,做到“研究即有用,研究则能用”的研究效果。研究院紧紧围绕在大数据及数字化背景,与设计学专业学科竞赛相结合,通过课程内实践、毕业设计创作、专业实训、专业选修课程等教学环节引入客家文化主题,做原创,做特色,并在大赛实践过程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第七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走进寻乌”扶贫主题赛事启动,我院艺术教研室赖文清教师组织应科院及bat365在线平台数字媒体专业教师积极备赛,深入寻乌调研,投入创作,做出特色,做出本地自己的文化深度作品,不仅得到了大赛的一致肯定,还被邀请送展到联合国日内瓦国际文化展,学习强国平台以及地方政府网站都对大赛做出的成绩做了肯定。
图8 赖文清、王志强教师参赛作品及联合国国际艺术设计作品展证书
共获得全国1等奖3项,2等奖2项,3等奖11项,个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个人作品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在该赛事赣南寻乌县扶贫专项命题中,我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151班庄莉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161班李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171班单隆泉获得全国一等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151班魏梦娇同学获得视觉传达设计命题全国三等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151班郭玉获得环境空间设计全国三等奖等。
图9 寻乌县汪上红副县长与我院教师赖文清颁奖并合影
图10 赣州市人民政府、寻乌县人民政府对赛事报道
2.4客家文化+人才培养
以“客家文化”资源为研究内容,“数字化”是以研究院的具体项目为技术手段,做到“研究即有用,研究则能用”的研究效果。研究院紧紧围绕在大数据及数字化背景,将人才培养于服务地方相结合,通过课程内实践、毕业设计创作、专业实训、专业选修课程等教学环节引入客家文化,做原创,做特色,并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客家特色”文创设计作品被采用。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院始终把客家文化作为研究的有机土壤、有利优势。为了挖掘的更深,更贴近生活,在审美和应用上能符合当下的环境,在人才培养上树立观念和与时俱进的设计思维,不断地做出设计产品,不断地为当地创作有价值的IP及产品设计。
图11 学生作品被地方政府及企业采用证明
(2)客家文化数字化纳入设计学大类人才培养方案选修课程
客家文化资源丰富而具有深挖性,在科研教学团队的多年研究基础上,探索并开设了客家文化数字化表现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数字化表现以及传播将客家文化内容作为载体丰富课程体系,有效的吸纳本土文化优势资源。
图12 2018级设计学大类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
三、总结
近年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以人才培养、智力支持、结对帮扶等为抓手,全力打造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具贡献度的高水平大学,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作为衡量我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学院也十分支持、鼓励全院师生走出去,发挥师生的专业特长,深入服务本地区政府、企业,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学院所设赣南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院是走出去的典型代表之一,现已组织了一大批师生参与各地旅游发展单位、企业的客家文化资源数字化事业,累积了一定的教学科研经验。
“研究则有用”,客家文化是特色,数字化是抓手、科研团队是主力军、全面发展狠抓特色!